林湘玲,女,81岁,福建厦门人,中国共产党党员,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专业毕业,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欧洲语言文学系俄语专业退休教师。年少时曾赴抗美援朝战争前线,后到中南海任职,并曾担任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俄语教师、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干部。 2015年5月16日下午,我院14级党支部代表前往我院退休教师林湘玲老师家中拜访。厦门的五月天亦如往年一般闷热难耐,下午3时整,我们如约前往林老师家中,而林老师早已敞开着家中大门,站在门口准备好招呼我们了。 朴素无华的屋子里阴凉而安静,仿佛拥有着一股不可思议的力量,在我们挥汗如雨踏入屋子一步之后,便安抚着我们镇静平歇,而我们惊奇地发现墙上的空调并没有呼呼吐风......想必应是林老师的气定神闲,才让我们从心底里逐渐地由烦躁升为平静...... 林老师身材消瘦但面色润泽,一丝丝银花花的白发道尽沧桑,一缕缕暗沉沉的皱纹说穿岁月,她穿着格子衬衫搭藏蓝色及膝裙,朴素而大方,没有半点修饰,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亲切感,虽然已年过八旬,但教师风范依然如旧,让人不禁肃然起敬。 (一)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林老师一上来便亲切地问了我们年纪,当听到我们正值18时,她不免追忆起年少时候的自己,而老师所道如斯,却可称传奇了。 年方17,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年湘玲义无反顾地响应国家号召,成为一名文艺兵,跟随中国大军度过鸭绿江前往抗美援朝前线。回忆起那马革裹尸、刀光剑影的岁月,林老师叹悲乎哀哉!悲乎哀哉!她仍记得队伍里都是来自四川的战士,而他们几乎近与少年湘玲同龄!但忙于奔赴战争第一线,他们虽年纪轻轻但已经血气方刚,真正俨然保家卫国的战士。而上甘岭一战最为惨烈,这让林老师依然记忆犹新,她道,战士们死守上甘岭,死伤无数,现在想来,尤为心酸。她一边说着,一边哽咽着,慈祥的面庞划过两行泪痕,“那时候年轻,大家什么都不懂,单纯得很。可多年之后解放军总参解密说,抗美援朝实际上是缘于金日成率先攻打南韩,最终迫于无奈中国才去增援的......可怜那个时候,中国一穷二白,什么都没有,年纪轻轻的战士们还得去应战......”林老师发出了深沉的感叹,而作为听者的我们,同样感受到了那份不易与哀怜。 “我还是幸运的,”她娓娓道来她的生平经历,让人禁不住入神地往下听,“战争结束前我被调回北京中南海在毛主席身边任职工作,可留下的其他文艺兵,可怜大家都还要再忍受战火纷飞,还要艰辛地度过鸭绿江回国......” 我们询问林老师对这段峥嵘岁月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,她由衷道:“苦。太苦了。”但同时也感叹正因为当时的新中国仍捉襟见肘,因此全国人民迸发的那种积极团结、不畏困苦的精神让她深受振奋,而这是近些年所感受不到的。老人情到深处,不禁再次哽咽...... (二)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“你们还年轻,应该多学习,多参加社团活动。”谈到目前的大学教育,林老师给出衷心的建议,“你们正值风华正茂的年纪,通过社团活动,可以跟同样年纪的年轻人一起学习娱乐,丰富见闻,为什么不积极参与呢?”当我们表示赞同说,社团活动其实是一群志趣相投的人一起快乐地做着喜欢的事儿时,林老师连连点头称社团活动的确是快乐学习的一种捷径。 而当我们询问起林老师年轻时候的学习生活时,她笑了笑,“学习条件怎么可以跟你们现在比呢?”她一边微笑,嘴角微微上扬,同时一边在低头思寻着当年年少时的回忆,“在中南海懵懵懂懂的两年工作后,19岁那年,我考取了北京外国语学院的俄语专业,但由于我毕竟只有初中文化,因此为迎头赶上他人,我需要更加努力地学习!而最后,我的成绩在班上名列前茅......”我们惊叹于林老师的决心与勤奋,而我们也向她请教外语学习的方法,她道出韩愈的名句“书山有路勤为径”,虽然当时的条件比起现在的高科技时代落后一大截,但是少年林老师却十分地刻苦勤奋,这让我们不仅佩服唏嘘,而且不禁默默为90后惯有的一系列时代通病而羞红了脸。 谈及年少时在中南海工作,林老师谦虚地说道:“上司是说因为我单纯才把我调遣到那儿的,虽然很多人羡慕我的差事,但我也不认为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,本身由于自己学历低,在中南海我鼓起劲来学习了很多。”温和谦逊的林老师将这么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情说得如此风轻云淡,让我们又一次不自觉地对她肃然起敬。 林老师还强调,外语应用毕竟受外交、时代等因素制约,略有浮动,但学习应该善始善终,而作为一位跨世纪的外语学者来说,林老师最有发言权了。“纵然中苏关系在那个时代逐渐恶化,专业前景愈渐低迷,但我还是坚持学好俄语。而往后六十年代,中苏摩擦谈判增多,俄语应用需求渐多,厦大的俄语系也是在1970年应运而生并发展到了现在。虽然我现在俄语说得不溜了,但这一生能学习俄语,并成为一名俄语教师教导出一批批为国为民的学生是我毕生的骄傲。”老师说到这儿,本是平和的语气越发激昂,想必是关于职业生涯、人生理想等,林老师有太多太多特殊的个人经历与感想了罢。而作为外文人的我们,也应该以林老师为榜样,日积月累不半途而废,坚持到底勿知难就退。 (三)休将白发唱黄鸡 即使已经年过八旬,林老师也依然老当益壮。每天都坚持步行下山上山的她坦言虽然累,但是已经习惯了这种强度的锻炼。然而见到老师如此精神焕发,我们亦对老师的坚持心领神会了。 而林老师虽然自1995年就已经退休将至20年,但仍然紧跟时代潮流步伐。81岁的她将微信、飞信、skype等社交软件玩弄于股掌,同时也已经有将至十几年的网龄了。而对于电视节目,她则给出她的选台建议,“肥皂剧、战争神剧一律自动屏蔽,访谈、娱乐调侃节目则一律收入囊中。”她道出原因,因为毕竟上了年纪了,知晓每一天都极其珍贵,不愿将有限的时间浪费在毫无营养的肥皂剧上,而同时关于战争她本人知晓的却比剧作还来得真切,为了不让自己与时代脱节,她花时间去寻思那些适合年轻人看的节目以保持年轻的心态,同时,访谈节目能让她多阅读其他人的人生,她自觉有趣并有意义。鉴于老师如此诚恳的建议,我们在作出电视节目选择时,是不是也应该有所取舍呢? 另外,我们不难发现林老师屋中书本成叠,汗牛充栋,作为学者的她酷爱读书,并觉得读书是难得的一大生活乐趣。然而在愈渐浮躁的今日,我们这一辈人皆匆匆忙忙穿梭在林林总总的电子科技产品之中,怎样才能放慢脚步拿起质朴的书本开启书香世界,确实值得我们深思并实践。 见林老师如此不服老,时时刻刻在学习中与时光温柔相处,大有苏公“门前流水尚能西,休将白发唱黄鸡”的风骨,我们年轻人是否更应该不服输,为自己注入来自知识的正能量呢? (四)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 林老师表示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,虽然海滨公寓陈旧得有些简陋,但是“斯是陋室,唯吾则馨”,一方面以懒得折腾为由推辞上李新房,一方面却是林老师已暗暗将自己的根就此扎在了这儿,扎在了厦大。 八十余年的坦途或是波折,一时半会儿道不尽,林老师欲说还休,却留我们沉思悠长。而我们见林老师如今“烈士暮年,壮心不已”,不禁,幸甚至哉,歌以咏志。
林湘玲老师追忆峥嵘岁月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