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月24日下午14:30,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邀请到了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夏登山教授,进行了主题为《古代翻译史书写模式的新思考》的讲座,讲座在223教室进行,同学们热情参与并与夏老师进行了交流探讨。
近两个多小时的讲座中,夏老师主要谈论了三方面问题:
夏老师首先讲到了对传统翻译史书写模式的反思。他认为,传统的以著名翻译家或研究者为脉络来梳理历史翻译活动、翻译理论和翻译思想的翻译模式,会造成翻译史的断裂,因此他主张“以事为本”的翻译模式,认为这更有利于翻译史的连续性。随后向夏老师指出了古代翻译史“主流叙事”的四个不足,即主题分类模式方面的缺陷、证据不足问题、文献无准确出处以及重史料轻议论的倾向。夏老师也在此特别强调了史料证据选取问、客观性和论证方式问题,认为翻译史研究者应该避免陷入主观性误区。
在新史学观与翻译史书写部分,夏老师先辨析了“翻译史实”和“翻译史识”两种概念,随后对比讨论了“叙述的翻译史学”与“问题的翻译史学”,指出了后现代主义史学观的不足,并且指出,在问题的导向下,有目的的选取、组织相关联的史料,以“问题的翻译史学”代替“叙述的翻译史学”是避免将翻译史平面化的首要出路。
在最后一部分“基于二十五史翻译史料的一些新思考”当中,夏老师结合个人学术研究和论文写作的一些心得体会,讲述了翻译与政治、文化、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关联、其个人对中国古代翻译大潮的重新认识,也探讨了他对民族翻译的政治和文化意义的见解。
讲座最后,夏老师回答了师生关于“中华文化走出去”、“史料选取和考证”等多个问题,也与同学们分享了他在论文写作及相关研究方法等方面的心得体会。此次讲座的参与主体为英语语言文学系的硕士、博士研究生及部分教师。夏老师的讲座颇具启发性与现实意义,不仅帮助同学们对翻译史有了更多认识,也让大家接触和了解了学术研究方法和翻译意识形态等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