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6年5月12日上午,《人民中国》杂志社总编辑王众一教授在3522vip浦京集团官网南光三219教室为外文学子带来了一场题为《跨文化传播视角下翻译的实践与思考》的讲座。日语系主任吴光辉和日语系副教授郭颖主持了讲座。 王众一教授是《人民中国》杂志社总编辑,并任中华日本学会、中日关系史学会常务理事、中日友协理事、中国翻译协会理事、中国翻译资格(水平)考试专家委员会委员、外语中文译写规范部际联席会议专家委员会专家、孙平化基金学术委员会、中国徐福会顾问等职。 ▪没有对与错,只有行不行 王众一教授与在座师生分享了自己对翻译实践的感受。王教授在工作单位第一天就经历了自己翻译的一篇稿子被专家改得“满堂红”的事。“我在学校学习的时候很有自信,也觉得自己语法没毛病、没有错。但是专家就说,翻译是个实践性很强的东西,尤其是跨文化传播,不是语法上对与错的问题,只有在实践中行不行的问题。这个给我很大的启发。”王教授对此做了个总结,将来在任何行业,用到的不是在学校学到的知识或是参加的活动,而是实践。最重要的一点是,不关对与错,而是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行还是不行。 ▪如何把握“信达雅” 谈及翻译的“信达雅”问题时,王教授提出要把握好“改写”和“超译”的界限。“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看过朝鲜翻译的领导讲话,就是非常生硬地直接翻译。虽然意思也通,但是看着让人觉得非常别扭。”说到如何恰如其分的实现信达雅,王教授以《人民中国》的标题翻译为例进行了说明。“每次《人民中国》出版前,我们都会用半天时间把专家召集起来,讨论如何重新改写文章的标题,想出日本读者能接受、接受无障碍的标题。”此外,王教授还提到不能迷信词典里的解释。在他看来,任何一个对译词都只是翻译的方案之一,要考虑译语在语境中是否合适。 ▪翻译的本土化策略 提到翻译中的经典,王教授举了几个例子。一个是传教士利玛窦翻译“耶稣”时的音译“爷苏”。“当时中国的老百姓只信祖宗,不信神、不信上帝。‘爷苏’意即信了这个教,你的祖宗就苏醒了。”王教授的一番解释把在场的所有人都逗笑了。一个是德国的西门子。西门子是一个音译,但是“西门”二字能让中国人马上联想到“西门庆”这一人物,但是又很含蓄,给人深刻印象。还有一个是名为“风入松”的书店。“这是北大哲学系教授给翻译的,forest song。不管是词意还是意境都做的很好。”王教授评价这个店名的英文翻译时用到了“叹为观止”四个字。王教授还提醒在座的学生,要站在自己文化主体的立场上去看待外国文化,不要被外国文化给侵蚀。 ▪横向比较,纵向思考 王教授指出,实践很重要,因为在实践中能够横向比较和纵向思考。“习以为常的东西当中还有很多奥妙要去钻研。经历了这些之后,翻译就会出彩。”王教授认为,翻译的时候不要迷信教条,不要迷信书本,要有自己的实践经验。悟到翻译的“道”,然后磨翻译的“术”,道就是规律、基本原则,术就是具体例子的具体处理,道和术要兼顾。“我们走上社会就是在不断的积累当中一步一步提高的。一个是注重实践,注重横向的学习比较积累。另一个,实践锻炼中不思考也不行,思考出方法,按方法去实践就会提高得快。”王教授总结了他对翻译实践的思考。 互动环节中,王众一教授就现场师生的提问做出了真诚细致的解答。王教授的讲述中透着幽默、亲近和风趣,现场气氛轻松,讲座内容引人入胜,令在场师生受益良多。 |